分卷(220)
??楚皇突然上朝后,不明不白的留下让襄王替他上朝的口谕。 ??还让朝臣们将想要与他说的事都告诉襄王,再由襄王转告给他。 ??期间太子想要阻止楚皇,不仅没让楚皇改变主意,反而被楚皇平静直白的语气弄得极为难堪。 ??太子和拥护太子的朝臣,理所当然的将襄王视作眼中钉肉中刺。 ??与太子不对付的朝臣们却十分欢迎襄王重回朝堂,在襄王上朝的第一天,就摆出要与襄王促膝长谈的架势,与襄王诉了许多来源于太子的苦。 ??可怜襄王听又不想听,躲又不敢躲,不仅不能让朝臣们发现他的真实想法,还要将朝臣们说的话都记下来。 ??他不打算与楚皇说这些事,但楚皇主动问起,他也不会替太子隐瞒。 ??襄王没想到,表现得对朝政毫无兴趣,无论是放权给哪任太子,都放权的极为彻底的楚皇,竟然在他回到朝堂的第一天,就问他,朝臣们都与他说了什么 ??说的都是太子错处。 ??襄王尽量挑选,对于太子来说算不上严重的错处,先告诉楚皇。 ??期间襄王时刻注意着楚皇的情绪变化,但凡楚皇露出恼怒的痕迹,他都会立刻停下来。 ??这不是怂。 ??这是为楚皇好,也是为弹劾太子的官员好。 ??楚皇的心态却一如既往的平和,甚至还会顺着襄王复述的话,埋怨太子几句。 ??最后却总是不好意思的笑笑,说不定太子下次就会注意,朕不能总拿着鸡毛蒜皮的小事去训斥太子,太子都这么大了,还要在众所周知的情况下被老父亲训斥,脸面往哪放。 ??襄王无语的同时也彻底放下了心。 ??偏心的明明白白且让人无话可说,是他熟悉的老爷子没错了。 ??眼看着楚皇不仅对朝臣们对太子的不满接受良好,还能自己调节情绪,襄王才能放心将后面的几件大事也告诉楚皇。 ??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大事,也就比鸡毛蒜皮的事严重了些。 ??相比老太子,嘉王在太子之位上的时间还是太短。 ??而且襄王被册封为太子后,大部分心神,都放在了与陈国的联盟和豫州楚城上,荆州的政事反而都交给了朝堂上的老大人们和他的心腹。 ??太子的年岁在那,且早些年完全没法与老太子相争,根本就没培养过属于自己的势力,就算成为太子后,忽然有许多人愿意投奔他,他也更喜欢用顺手的人。 ??太子手中的权力,大多都放给很多年前就开始给他效力人。 ??这些人大多都是与太子母族或者妻族沾亲带故。 ??朝堂上的老大人们却至少在朝堂沉浮几十年,接连侍奉过楚皇和老太子,且身后都有底蕴深厚的世家全力支持。 ??嘉王被册封为太子后短短几年,朝堂政事大多都落在老大人们的手中,太子的心腹最多也就能碰到些边角。 ??直到太子的女儿嘉怡公主与陈国宣泰帝的好事将近,豫州的情况也会越来越稳定,太子才将更多的精力转回荆州。 ??这也是为什么楚臣与太子之间的矛盾突然爆发的直接原因。 ??太子不满老臣们不识相,没立刻将手中的权力交给他的心腹,并亲自动手收拢权力。 ??老臣们却觉得太子的心腹不配。 ??连太子都有得学,更何况是太子那些上不得台面的心腹。 ??太子被册封为储君后,他们家中尚未出仕的好儿郎前去投奔,太子却弃而不用。他们还以为太子的心腹,是能与赵国宋佩瑜比肩的奇才,全才,结果呵呵。 ??他们也不要求太子心腹真的能做到像赵国宋佩瑜那样,文能经邦济民,武能攻城扩土,这么多年随着赵太子东奔西走,将赵太子打下的城池治理的井井有条,从来都没出现过差错。 ??毕竟世上虽有完人,却是少数,他们活着的时候,能见到赵国宋佩瑜,已经是千载难逢的幸事。 ??太子的心腹让老大人们觉得,不值得他们耗费心神培养。 ??迄今为止,楚国的大部分政事,还是掌握在老大人们的手中。 ??太子手中没有权力,想犯大错都没机会。 ??楚皇果然没因为老臣们对太子的不满生气。 ??他既不生老臣们的气,也不生太子的气,也没想为谁做主。 ??老臣们试探襄王,楚皇是何态度时。 ??襄王便满脸沉重的告诉朝臣们,楚皇为此心情郁郁,少吃了顿饭。 ??老臣们闻言,顿时不敢继续追问,还特意嘱咐襄王,与楚皇说话的时候,千万要注意楚皇的心情,发现楚皇情绪激动就立刻停下来。 ??他们如今都盼着楚皇能多活几年。 ??毕竟他们有理由不将权力放给太子,却没理由不将权力放给皇帝。 ??只要虎符还在楚皇手中,他们就不怕太子。 ??襄王逐渐适应每天上朝打瞌睡,下朝被老臣们抓着告状的日子,还能与楚皇吐槽哪位大人与他谈话的时候,言语格外偏颇。 ??他觉得日子似乎没什么变化,仍旧是王府和皇宫两点一线。 ??太子却觉得,自从襄王又开始上朝后,他的日子就难过极了。 ??不仅朝堂上的那些老东西们仍旧寸步不让,像是防贼似的防备着他。 ??就连驻守在豫州楚城的楚军也不让他好过! ??楚陈联姻在即,楚军竟然能做出眼睁睁的看着赵国攻破陈国城池,紧闭大门屠戮旧黎世家的行为! ??收到从荆州传回来的消息,太子立刻将书房中的摆件砸的干干净净。 ??这些人,到底有没有将他的命令发在心上? ??要是将楚城中旧黎世家的人全都杀了,就能彻底掌握楚城,他会等到现在? ??果然,楚军对赵军攻破陈国城池无动于衷,还关门屠戮楚城内旧黎世家的行为,让勉强维持虚假平和的豫州再次变得剑拔弩张。 ??最先遭遇变故的城池,就是趁着赵军攻陈城,屠戮旧黎世家的城池。 ??城中的楚军本以为没了旧黎世家,他们就能安下心来,却没有预料到,城内的旧黎世家消失后,百姓会突然失控。 ??直到不得不撤出内城,死守在外城墙上的时候,楚军才惊觉,他们进入豫州城池驻守这么久,竟然从来都没得到过豫州百姓的认可。 ??要不是陈城正值兵力空虚,且正全心全意的防备已经进入豫州的赵军,他们恐怕已经被 ??如今,这些城池中的楚军唯有指望后方的支援。 ??他们却不知道,自从北方楚城屠戮旧黎世家的消息逐渐传到南方后,所有豫州楚城中的楚人都开始自顾不暇。 ??生怕会被悄无声息灭门的旧黎世家,直接与楚军撕破脸。 ??这些旧黎世家不仅有存粮有私兵,还有城内百姓的信任。 ??楚军不得不退出内城,死守外城墙。 ??他们也在等荆州的支援。 ??豫州的消息传回楚国后,老臣们与太子再次发生激烈的争吵。 ??老臣们认为应该趁着这个机会,从荆州调兵去豫州,彻底清理旧黎世家,压制豫州百姓。 ??太子却仍旧不肯放弃与陈国联盟。 ??事到如今,他仍旧固执的认为,楚国和陈国的联盟能继续下去,甚至想主动给陈国赔礼道歉,让陈国帮忙平息豫州楚城的躁动。 ??双方再次不欢而散。 ??老大人们斩钉截铁的告诉太子。 ??要不就出兵豫州,整合兵力,能彻底拿下多少豫州城池,就彻底拿下多少豫州城池,其余城池无论是被赵国拿走,还是被陈国拿走,都与楚国无关。 ??要不就将豫州的楚军全都撤回,用空下来的城池在赵国那里卖个好。 ??再也没有第三中选择。 ??若是太子一意孤行,非要继续与陈国联盟,还想主动给陈国赔礼道歉。 ??他们除了给嘉怡公主出份嫁妆,什么都拿不出来,请太子自己想办法。 ??老大臣们都没心思再拦着襄王告状,襄王竟然有些不习惯。 ??下朝后,他犹豫了半晌,终究还是去了东宫。 ??虽然与太子不对付,但他仍旧希望太子能好。 ??如果再换一次太子,对于楚国来说又是没有止境的乱象,只会加剧对荆州的消耗。 ??襄王心平气和的进入东宫,没到一炷香的时间,就满脸怒火的冲出东宫大门,直奔宫门。 ??他得冷静下来后,再去见老爷子。 ??东宫内,太子的情绪比襄王还要糟糕,他又将书房中能砸的东西都砸的稀碎,这已经是三个月来的第五次。 ??太子神色狰狞的踢翻多宝架,看到多宝架上的东西纷纷落地还不解气,忽然摘下墙上作为装饰的宝剑,疯狂往多宝架上砍,似乎是将多宝架当成了襄王。 ??宫人们见到太子的疯狂模样,哪里还敢靠近,生怕太子突然觉得砍多宝架不够痛快,朝着他们冲过来,连滚带爬的退出书房。 ??直到彻底没了力气,太子才扔掉早就坑坑洼洼的宝剑。 ??宝剑落地,砸在地上碎裂的玉器上,发出响亮的声音。 ??太子满是疲惫的走向书房中仅剩的空地,将全身的力道都倚在墙上,缓缓闭上眼睛。 ??仿佛那些难以控制的情绪,都随着耗尽的体力一同离开。 ??太子在想襄王与他说的话。 ??襄王劝他悬崖勒马,毫不客气的挑明,他当年通过与陈国合作,争夺储君之为的手段。 ??当年你是往前半步就能成为储君的皇子,所以迫切需要陈国的支持和豫州的功劳。现在你已经是楚国的太子,何必再紧扒着陈国不放? ??是! ??他扒着陈国不放。 ??襄王竟然有脸嘲笑他。 ??难道襄王扒着赵国不放,就很有脸面? ??太子眼中闪过恨色。 ??既然那么喜欢赵国,为什么还要回来? ??留在咸阳多好。 ??楚京的老臣们与太子谁都说服不了谁,也都不肯先低头,可苦了豫州楚城中的楚军。 ??当年太子出兵豫州的时候,楚皇曾新铸豫州楚军虎符给太子。 ??只要太子不发话,谁都无法调动豫州的楚军。 ??除了豫州北的楚军,屠戮城中旧黎世家后,自以为安稳无忧,却突然遭遇百姓暴动,慌忙逃到外城墙,辎重都丢在了内城,开始面临缺少辎重的危急。 ??其他豫州楚城中,楚军本就对旧黎世家警惕至极,早就将辎重移动到靠近外城墙的隐秘位置,一时半会还能坚持的住。 ??豫州北楚军在彻底没有辎重后,毫不犹豫的对城内的豫州百姓下手。 ??他们被内城百姓逼到外城墙上,不是怕了内城百姓,而是因为他们始终记得服役第一天起就刻在骨子里的话。 ??屠城者,诛九族 ??以内城百姓的疯狂,一旦动手,绝不是他们想要喊停就能停止。 ??所以豫州北的楚军才会退到外城墙。 ??但他们绝不会因为这句话,在外城墙上饿死。 ??楚军首领心中十分清楚,就算他不下令让人去内城抢粮,士兵们饿到受不了的时候,还是会进城抢粮。 ??只要有一个楚军杀了内城百姓,或者有一个楚军死在内城百姓手中。 ??他就再也没办法控制局面。 ??到那个时候,屠城必然会发生。 ??抢粮的过程中,楚军看到了他们希望看到的现象。 ??失去旧黎世家的指引后,城内百姓只是短暂的爆发了一下,被楚军冷了几天后,已经不复之前的愤懑。 ??楚军进城抢粮,百姓们都是闻风而逃,再也不见几日前要与楚军拼命的架势。 ??楚军首领深深的松了口气,发现楚军放在城内的辎重少了将近三分之一,也没顾得上与城内的百姓计较,立刻下令楚军再次撤到外城墙。 ??就在楚军首领以为危机就要过去,等城内百姓彻底冷静下来,这座城池终究还是要彻底属于楚国的时候,他收到了来自楚太子的密信。 ??信上的内容让楚军首领目眦欲裂。 ??楚太子下令,命屠戮旧黎世家的楚城,都将城池空出来,交给陈国。 ??离开城池的楚军听从陈国调令,助陈国拿回被赵国攻破的豫州城池。 ??以此赎无故屠戮旧黎世家的罪孽,平息豫州百姓的怒火。 ??楚城驻军首领刚收到信不久,就听闻斥候来报,陈军距离他们只剩下两天的路程。 ??陈军首领发现楚国斥候后,还让楚国斥候给楚城驻军首领带话。 ??他希望到达城下时,就能立刻入城,请出楚城驻军首领尽快点兵,不要耽搁时间。 ??楚城驻军首领气得立刻将楚太子的密信撕得稀碎。 ??谁不知道旧黎世家和陈国的关系? ??太子将城池让给陈国也就罢了,居然还要让城池中的楚军去听从陈国的调遣,攻打被赵国占领的豫州城池。 ??这不是让他们送死? ??呸! ??豫州北方几座城池的楚军首领,在最短的时间内,达成统一意见。 ??楚国卖他们,陈国要他们死。 ??他们要携城投赵! ??豫州再次发生惊变的消息,正好在重奕和宋佩瑜纳征这日传到赵国。 ??永和帝自去年起,就在给重奕准备聘礼。 ??他不仅从自己的私库中挑,还将重奕的私库翻了个底朝天,再加上长公主和肃王送来的珍宝,委实有不少好东西。 ??永和帝对着这些好东西筛了几轮。 ??搬走将近五分之二的东西去靠近宫门处的宅子后,剩下的东西仍旧不是区区一把二十八抬箱笼能装得下。 ??永和帝不甘心。 ??这是他耗费无数心力,才筛选出来的东西,每一件都有特殊的寓意。 ??拿出去哪个,他都心疼。 ??只有搬去宋府的聘礼,才会摆放出来,让所有宾客围观。 ??最后是肃王给永和帝出了个好主意,帮助永和帝解决这个难题。 ??纳征这日,重奕终于能参与其中。 ??他穿着太子吉服坐在墨黑色的高大骏马上,从皇宫正门出发,身后跟着浩浩荡荡的下聘队伍。 ??依照规矩,下聘队伍要绕咸阳一圈,再去宋府下聘。 ??下聘队伍侧方既有提着爆竹的人,保证无论到哪条巷子都能有爆竹的响声。还有守着足有腰高的大筐,专门负责撒铜钱的人。 ??太子下聘不仅让咸阳百姓津津乐道,成为几十年后都能提起的盛事,也让为了见识赵太子大婚,专门留在咸阳许久的商人们心满意足。 ??别人下聘都是用箱笼,赵太子下聘用的是马车。 ??这辈子都见不到第二次。 ??第132章 ??皇宫能容纳一百二十八辆内部空间极为宽敞的马车,宋府却没有那么大的地方。 ??下聘队伍到宋府大门后就停下,东宫十率依次抬着马车内整齐罗列的箱子进入宋府,在宋府内绕个大圈,再去宋佩瑜的天虎居。 ??按照旧例,准太子妃应该身着礼部送来的吉服,在闺房中与亲朋好友闲话,等到装着聘礼的箱笼全都摆放整齐,打开盖子任由宾客围观时,礼官会高声唱响礼单。